真的假的?想同化「恐同者」,最好「別講大道理」?

台灣成為亞洲第一個同性婚姻合法的國家,很多人要開心結婚去,不過,確實部分的人會感到「恐懼」,他們為什麼會害怕?遇到這種狀況,我們該如何讓他們放下恐懼?

 

 

同志不是病,恐同也不是病

 

1969年心理學家喬治·魏堡(George Weinberg)提出「同性戀恐懼」(homophobia,簡稱恐同)一詞,當時「同性戀」去病化正要啟程,心理學研究反過來探討為什麼有人會對同性戀這麼排斥。

學者發現,恐同就如社交恐懼、害怕昆蟲等非理性的懼怕症狀,這種懼怕可能傷害心理健康,也會影響和同性家屬、朋友的互動,但「恐懼」本身並不算一種疾病。

 

近年更多學者從社會學角度探討「對同性戀或雙性戀的偏見而產生的厭惡或排斥」,提出了「異性戀主義」(heterosexism)來取代「恐同」,以便更清楚地描述這個現象。學者認為,異性戀主義是將異性戀視為比較「正常的」、「符合美好人生價值」的族群,貶抑其他(如同/雙性戀)族群以合理化自我的價值觀,與種族主義創造族群偏見的脈絡相同。

 

怎麼和恐同者溝通

 

那我們要如何同化恐同者、讓他們放下恐懼呢?重點在於「不說理的技巧」。當雙方處於對立狀態,溝通的有效與否,其實與道理無關,更重要的是彼此的關係。

我們可以先從生活經驗、專業、家庭背景、職業等等,找到雙方的共同點,選定談話的切入角度。例如,因為不夠man而被同學笑、因為辦婚禮而與另一半吵架、因為與父母觀念不同而家庭不和⋯⋯等,從這些經歷切入,才能創造同理的可能。

當建立起彼此溝通的模式,跟成功經驗後,我們再漸漸提供對方更多元的面向、更豐富的資訊,讓他們理解同性戀。

 

國際不再恐同日的意義

 

5月17日台灣同婚專法通過當天、也是「國際不再恐同日」

這一天,是為了紀念世界衛生組織(WHO)1990年5月17日將同性戀從國際疾病與相關健康問題統計分類中刪除,希望透過「國際不再恐同日」的設立,使大眾知道同志可以健康和快樂地生活、不會對別人的生活構成影響,令人不再恐懼同志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- 諮詢專家/精神科專科醫師徐志雲

轉載自 報導者

 

已加入購物車
已更新購物車
網路異常,請重新整理